——記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齊魯先鋒共產黨員孫寶江
6月26日,山東省委隆重召開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表彰全省創先爭優爭做齊魯先鋒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寶江教授被評為“齊魯先鋒共產黨員”
近年來,隨著海洋石油開采深度的遞增,更為可觀的石油正不斷被發掘,走向深水已經成為世界海洋石油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深水鉆井技術能力不足,許多核心技術還得依靠海外支持。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863”海洋技術領域總體專家組專家、“863”海洋技術領域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孫寶江多年來一直從事油氣井流體力學與工程、海洋石油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他深知受深水鉆完井理論和技術不足的制約,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面臨很多挑戰。
2011年3月,以孫寶江為帶頭人的科研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名單,研究方向為“海洋油氣井鉆完井理論與工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深水鉆完井理論與技術的研究跨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團隊里,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孫寶江所率領的35人科研團隊45歲以下人員占74%,研究領域涵蓋流體力學、結構力學、油田化學、巖石力學等學科,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富于創新精神。幾十年來,孫寶江一貫秉承嚴肅科學的態度、嚴謹治學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作風,肯于吃苦耐勞、甘于忍受寂寞、善于團隊合作。在科研團隊中,孫寶江總是為別人考慮得多、為自己考慮得少。他做事公平公正,久而久之,團隊就形成了一種團結向上、愉快和諧的氛圍,這樣的團隊其戰斗力是顯而易見的。
只有通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盡快突破深水油氣田鉆采關鍵理論和技術,我國才能掌握深水油氣資源開發的主動權。在孫寶江的率領下,這個團隊針對我國亟需加快深水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這一重大戰略需求,形成獨具特色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油氣井鉆完井新理論新技術,為開發深海海底資源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近5年,團隊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2項,其中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論文570篇,授權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30余項。團隊成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863”、國家支撐計劃及省部級重大項目42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22項,獲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到位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發表研究論文570篇,130篇被SCI、EI摘錄,授權發明專利20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1項,出版專著2部。
圖為孫寶江在實驗室。